-
小米16改名小米17硬刚iPhone,是高度重合的对标还是模仿?
9月15日,小米17系列官宣,让人惊讶的是,新机直接跳过16,三款机型命名小米17、17 Pro、17 Pro Max,和iPhone 17系列一模一样。
熟悉智能手机行业的应该知道,此前安卓阵营多采用“数字+Ultra”“数字+Pro+”等差异化命名,如三星S24 Ultra、华为Mate 60 Pro+等,而小米直接复用苹果的“Pro Max”后缀,甚至通过“跳代”强化与iPhone 17的同代对标,引发网友绑定苹果营销的热议。
不得不承认,标准版/Pro/Pro Max对应不同配置层级的命名方式可快速传递产品定位,降低消费者认知成本。但从行业惯例而言,过度贴近竞品命名可能被质疑“借势营销”,甚至模糊自身品牌辨识度,在网络上也易引发山寨感的联想。
不过,从卢伟冰的微博来看,小米17系列之所以跳过16,是因为产品力直接上了一个大台阶。五年前小米10系列刚冲击高端时,雷军还在说向苹果学习,如今直接喊出同代同级直面竞争,能看出跳代背后的野心。要知道,小米数字系列五年没跳过代,这次用17命名,确实是摆明了要和iPhone 17硬碰硬。
据相关资料,小米17系列三款机型覆盖了性价比王到影像天花板。小米17标准版号称最强标准版,屏幕、续航全拉满;小米17 Pro是小屏党的狂喜,一手可握的机身里塞下了旗舰影像;小米17 Pro Max则是巅峰影像旗舰,直接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GeekBench 6单核飙到4000+,比上代骁龙8 Elite强上不少,跑分党的天菜。
除了名字,知名博主暗示的小米17 Pro Max的横向大矩阵相机模组设计,似乎也与iPhone 17 Pro的外观高度相似,但可能会配备副屏,不过该消息仅限于网友调侃阶段,具体真机相似度有多少,还等待最终揭晓。
我们知道,行业内,设计元素的借鉴与创新边界一直模糊,矩形/圆形相机模组、全面屏形态等已成为全行业共享的设计语言,但横向大矩阵+副屏的组合若与竞品高度重合,如缺乏自身品牌标志性元素,如华为的星环、荣耀的缪斯之眼等,太易被贴上跟随者标签。
能看出,小米的全面对标是通过流量为自身背书,通过命名、设计的相似性,向消费者传递“与iPhone同级”的心理暗示。此次若能在性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续航(7000mAh电池)等硬参数上形成差异化优势,或能实现换来不错口碑。
但不得不警惕的是,当下智能手机行业外观趋同、功能同质化成为普遍问题。若过度聚焦“对标竞品”而非原创突破,可能陷入“为了相似而相似”的怪圈,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卢伟冰也坦言“当下手机产品有点无聊”。长期来看,依赖模仿构建的竞争力难以持续,唯有靠自研芯片、影像算法、操作系统才能换来消费者的选择。
欢迎关注智八斗网官方微信:智八斗(ZBDTVcom) 专注消费领域原创短视频,精选最热科技资讯。
-
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本栏目的其他文章
热门排行
- 本周
- 本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推荐导读更多>>
- 小米16改名小米17硬刚iPhone,是高度重合的对标还是模仿?..
- 次元破壁+科技狂欢,ChinaJoy2025真我展台承包你的夏日快乐!..
- ChinaJoy2025:红魔10S Pro斗战胜佛典藏版真机上手,悟空元素藏在细节里!..
- 努比亚ChinaJoy 2025:Z70S Ultra摄影师版点燃N5馆
- ChinaJoy2025逛展,魅族22手感首秀,情绪价值拉满!
- 夏日乐园中的科技盛宴!ChinaJoy2025荣耀展台逛展体验
- 小米ChinaJoy2025探秘:“人车家”不是概念,是触手可及的日常..
- OPPO Reno14 x 排球少年联名展台:热血二次元让ChinaJoy2025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