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带拖布黑科技!追觅X50 Pro评测:死角灰尘无处藏,油渍地面更干净
作为一名每天下班就想躺平、不想碰拖把的人,我对扫地机器人的期待早就不是“能扫能拖”那么简单了,我想要的是真正干净、省心、懂我、靠谱的全自动清洁方案。
但现实是,市面上很多扫地机器人总喜欢拼参数、比导航、卷AI识别......听起来一个比一个厉害,可实际用下来,总会遇到让人崩溃的小问题,比如角落永远擦不干净、拖布用几天就发臭、遇到门槛就卡住不动。这些小毛病积攒起来,真的会让人忍不住想:“要你干嘛?”
直到我们评测室遇见了追觅X50 Pro履带版,算是又一次刷新了对“智能清洁”的认知。连续用了几天,我们几乎把它逼到了极限:模拟厨房的顽固油渍、踢脚线的灰尘死角、低矮空间的出入表现,甚至还让它跨个了“杆”。
一、核心技术突破:履带式拖布,彻底改变了清洁方式
其实追觅X50 Pro履带版在外观上还是保持了家族式设计,只是基站上方的花岗岩纹理确实十分高级,辨识度超强。而且随着不同角度还会看到不一样的图案,特别漂亮。
花岗岩纹理面板
翻转机身就能看出追觅X50 Pro履带版和一般扫地机器人的不同,它装上了“履带”,也就是这条连续滚动的拖布,彻底改变了清洁方式。
1. 履带式拖布,让单次清洁覆盖面积大幅提升
我们知道,传统扫地机的拖布宽度大概在20cm左右,基本就是两个圆盘在转,靠旋转摩擦来擦地。说白了就是平面蹭一蹭。这种设计的问题在于:
- 拖布接触面积小,容易漏擦
- 清洁力度不够,遇到顽固污渍得来回好几趟
- 墙角、踢脚线这些地方总是擦不到
而X50 Pro的履带展开后有28cm宽,单次清洁覆盖面积大幅提升。更关键的是,它不仅能像坦克一样在地上滚动前进,还能向外扩展贴墙行走,配合25000Pa超强吸力,能彻底搞定那些常年积灰的踢脚线区域。
(履带伸缩,动图)
从内部结构看,履带式拖布设计十分巧妙,前梳齿防毛发缠绕、后梳齿刮除污水、24个均匀分布的活水喷淋口持续软化污渍,污水导流槽避免残留。这种结构理论上兼具圆盘拖布的大触地面积和滚筒拖布的大容污能力(官方称它的触地面积是传统滚筒拖布的16倍)。
(履带运动,动图)
拖布喷淋孔及检测脏污摄像头
追觅X50 Pro首创的拖布实时自清洁,24个孔位对拖布进行喷淋,清洗抹布同时配合污水回收系统,始终保证拖布干净。
2、18N恒定压力:像人手擦地一样顽固污渍
我们知道,一般扫地机器人主要靠机身重量去压拖布进行清洁,如果压力不稳定,那么面对油渍、水垢等顽固污渍时就会力不从心。而追觅X50 Pro履带版选择通过电机主动施压,输出恒定18N压力(相当于成年人用抹布擦地的力道),直接将污渍“搓”干净。
3. 45℃热水喷淋+污水回收,清洁+杀菌一步到位
当然,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热水系统。传统扫地机多用冷水清洗拖布,面对油污几乎没用,反而让脏拖布把地面越洗越脏、越洗越粘。追觅X50 Pro履带版配备了实时加热功能,能把清水加热到45℃,配合履带滚动,把油脂统统软化瓦解。而且还有专门的刮条和负压回收系统,污水不会留在拖布上,真正做到“一边擦一边冲”,拖布始终干净如初。
二、家庭场景实测:从日常清扫到重度油污,通通拿下
为了验证实力,评测时照旧模拟了几种常见又棘手的家庭清洁场景,看看它的真实表现。
场景1:客厅毛发+浮尘+颗粒物清洁
测试方法:撒上毛发、面粉和红豆,观察滚刷缠绕和浮尘吸附效果。
(面粉+红豆+头发模拟清洁,动图)
能从动图看出,追觅X50 Pro履带版的混合滚刷+自动切割防缠绕设计,能让毛发直接吸入尘盒。热水软化+履带吸附,浮尘颗粒全部带走,地面光洁如新。而在我们以往的测试中,一些扫地机器人往往会暴露出滚刷缠毛严重,需手动清理、浮尘吸不干净,地面留白点、水渍的问题。
(↑看下防缠绕细节,非常出色,动图)
场景2:踢脚线死角清洁
测试方法:在墙角撒面粉,考验贴边清扫。
(踢脚线墙角清洁,动图)
这个我们比较有发言权,因为不止一台扫地机器人在测死角清洁时需来回擦好几次,墙角边缘仍有残留。显然,追觅X50 Pro的履带拖布外扩和边刷伸缩功能紧贴墙角,通过来回两次对墙角的清洁强度就超过了95%以上。并在清扫直角边时,借助可外扩的边刷将大部分面粉清洁干净,在我们测试过的机型中已经算表现非常出色的了。
场景3:厨房重油污清洁
测试方法:考虑到重油污场景对机器好用与否的考验更为真实,我们上了强度,通过2种组合模拟测试,验证清洁能力到底如何。
No 1:凝固酱油+老干妈+奶茶+记号笔
No 2:加强版测试咖啡粉+酱油+饮料+坚果
(No 1:凝固酱油+老干妈+奶茶+记号笔,动图)
(No 2:加强版测试咖啡粉+酱油+饮料+坚果,动图)
从动图不难看出,X50 Pro履带版的表现十分出色,45℃热水能迅速溶解油垢,搭配18N压力与履带滚动技术,能在一来一回间剥离污渍完成清洁。更贴心的是,拖布回基站后会自动进行100℃高温煮洗,既无异味残留,绒毛也能保持蓬松如新。反观传统机型,冷水清洁时根本擦不动顽固油污,面对水垢还得反复摩擦才能勉强去除,使用体验差了不止一截。
场景4:复杂地形越障挑战
测试方法:跨越栏杆,观察机械足越障能力。
(左右足与双足跨越“过杆”,动图)
场景4是复杂地形越障挑战,测试项目是“过杆跳”,主要看越障能力。传统机型过3厘米高的门槛都得试探老半天,碰到地垫边缘还容易卡住。X50 Pro履带版就不一样,靠主动悬挂系统和6个传感器,轻轻松松就过了杆,而且它的双目视觉识别特别准,遇到椅腿等还能躲避,完全不会碰撞或卡顿。
场景5:低矮空间清洁(茶几底部)
测试方法:低矮空间,验证进入和避障能力。
(低矮空间升降,动图)
说到茶几等低矮空间的清洁,传统机型问题挺多的,激光雷达装得太高根本进不去,避障能力也差,进去了还容易撞墙。但你看X50 Pro履带版就好多了,激光雷达做到可升降,机身整体也才9.75cm,茶几底下轻轻松松就能钻进去,而且用了双摄像头加ToF传感器,识别小物体的准确率更高,在避障时双眼“一亮”,在昏暗环境下,也不会磕碰到东西。
三、用户痛点解决:不只是能用,更要好用
除了清洁能力,X50 Pro履带版在使用细节上也做到了“以人为本”,真正让清洁省心到底。
1、拖布自清洁+蓬松焕新,告别异味困扰
传统拖布用久了易塌陷、发霉、发臭,每次清理都让人不适。X50 Pro履带版不仅支持基站高温煮洗,还能通过内置滚刷实时梳理拖布绒毛,保持直立状态,清洁力更持久,告别“越用越脏”的大槽点。
2. 低噪音设计,深夜清洁不打扰
尽管有25000Pa的最大吸力,但我们注意到X50 Pro履带版哪怕跑足马力时噪音也小了很多,估计是优化了电机结构,再加上履带滚动更柔和,工作时也不会像高频吹风机一样吵得人头疼。这对晚回家的打工人很友好,哪怕夜晚用它打扫卧室卫生,也不会影响全家休息。
3、APP个性化设置,清洁更懂你的心思
建图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早已难不住追觅,对X50 Pro履带版来说,就是又快又准。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X50 Pro履带版可根据房间设定不同模式,比如厨房可以选“强力清洁”,客厅用“标准模式”,卧室调“轻柔模式”,还能调节清洁次数、拖布湿度、设置禁区(如孩子玩乐高的区域等),甚至可以尝试清洁窗帘下方和后方区域。比起全屋一个模式的传统扫地机器人,X50 Pro履带版显然更“因地制宜”,聪明贴心。
(↑可针对不同房间设置不同清洁模式,示例图为厨房清洁)
(↑可在地图上设置禁区,尝试清扫窗帘下方等)
此外,追觅也深度融合了DeepSeek,带来了更聪明、更懂我的DreameGPT系统,在语音模式中开启即可,同时也支持川、粤方言自然交互。
四、核心优势与推荐人群
用了一段时间后,总结一下核心优势与推荐人群方面吧。
首先,追觅X50 Pro履带版技术上采用的履带式拖布+45℃恒温活水算是行业先锋,除了云鲸几乎无直接竞品。再就是改变了清洁方式后,场景覆盖更全面,具备的6cm越障、零缠毛滚刷、低矮空间清洁等功能,更是解决了传统机型“能扫不能越”“能拖不能净”的痛点。再加上细节体验上实现了拖布蓬松、低噪音、个性化APP控制等,对刚需用户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产品。
对了,追觅X50 Pro履带版现在可以买到水箱版和自动上下水版,用上国补后在旗舰机型中性价比还可以。
推荐购买人群的话,建议多户型或复杂地面家庭优先选自动上下水版,可省去频繁倒水麻烦。有宠物、有小孩的家庭也建议选购,因为有母婴级全链路除菌除病毒认证,算是呵护全家健康必备。再就是预算有限的小户型用户,选择水箱版即可满足日常需求,性价比也相对较高。
五、写在最后
在上海家电网评测室看来,追觅X50 Pro履带版没有一味选择炫技式堆参数,而是踏踏实实地解决了日常清洁的核心难题,从厨房油渍到墙角死角,从拖布异味到地形障碍,它用一条会滚动的履带给出了当下较为出色的地面清洁方案。在这个大家都在比谁更“聪明”的时代,X50 Pro履带版选择回归本质,不仅让机器更懂用户心,还让地板清扫的更干净。可能,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扫地机器人吧。
欢迎关注智八斗网官方微信:智八斗(ZBDTVcom) 汇聚最新家电动态动态,精选最热科技资讯。
-
推荐阅读
-
相关文章
本栏目的其他文章
分类标签
热门排行
- 本周
- 本月